当前位置: 首页 景点攻略

北京的三山五园分别指的是哪些地方

时间:2024-05-29 作者: admin22 阅读量: 5 栏目名: 景点攻略 文档下载

北京的三山五园指的是万寿山、香山、玉泉山,五园是指颐和园、静宜园、静明园、畅春园和圆明园。

自辽、金以来,北京西郊即为风景名胜之区,西山以东层峦叠嶂,湖泊罗列,泉水充沛,山水衬映,具有江南水乡的山水自然景观。因此,历代王朝皆在此地营建行宫别苑。乾隆时为增加玉河水量以满足京城用水需要,同时为防洪及发展西郊水稻生产,而大规模整治西山水系。

三山五园地区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两大重点区域之一,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大运河文化带交汇的重要文化资源富集地,是传统历史文化与新兴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地区,是全国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、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相叠加的重点地区。2021年4月《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》在海淀区政府官网公布。

三山五园的发展历史:

北京西北郊区泉水丰富,风景秀丽,早在金朝便已在西山地区建立了名为“八大水院”的八处离宫。明时在此营建了多处带有园林的寺庙和私家园林,最著名的是外戚李伟的清华园(清代改建为畅春园,与现存的清华园同名异地)和米万钟的勺园(在今北京大学校园内)。但明朝时期由于西北存在蒙古边患,没有在北京西郊修建皇家园林。

清朝入关后,由于满族游猎文化影响,其皇帝不喜久居皇宫,多在宫外寻找风景优美之处居住。顺治帝常居于南苑和皇城的西苑。康熙帝即位初期,于康熙十九年(1680年)将玉泉山南麓改为行宫,命名为“澄心园”,并在香山寺旁建行宫。

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,在清华园废址上修建了畅春园,成为北京西郊第一处常年居住的离宫。在畅春园周围为各皇子和宠臣的赐园,著名的有圆明园、自得园、水村园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