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下旬的金陵城,草木已经葱翠,在浓荫蔽日的梧桐道下,漫散着一股慵懒的气息。
都说没有一只鸭子能游出南京,这话谑而不虐,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南京人四季不分地在鸭铺面前大排长队。眼下正值春末夏初,除了能斩一只鸭子细嚼慢品,还能叫上一大盆麻辣鲜活的小龙虾吃得满口生香。
“六朝金粉地,金陵帝王都”,南京的美好不仅仅在于品尝盘中食物,也在于体察历史的变革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兼容并包的气度。如今的南京美食全国闻名,除了淮扬菜和清真菜,还有散布在老城犄角巷弄里的风味小吃。此番南京之行,我们用心为您寻觅了不少深藏不露的小馆子,还有即将失传的金陵大菜,这些滋味合在一处,就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南京味道。
行程亮点
南 京
SEE YOU AT DATE
18.05.25 - 18.05.27
1.入住罗莱夏朵国际精品酒店联盟会员——颐和公馆,体会原汁原味的民国风情。
2.寻味苏香圆鱼馆,品尝老师傅手作即将失传的金陵大菜。
3.造访久负盛名的香格里拉酒店江南灶,品尝由誉满江南的侯新庆师傅带来的一场极致淮扬盛宴。
一
常有人说南京是风水宝地,清早就紫气东来。别的我不知道,但从饮食上来说,每天清晨,烟火气就弥漫着整个城市。
食友A++来南京已经九年了,精通南京各种吃食,我们要吃南京早餐,他告诉了我不少:“南京人吃皮肚面讲究炝心面,说白了就是有点夹生”“柴火馄饨之所以好吃,是因为空气中柴火的碎屑会落在汤中,增加风味”“等会吃完早饭可以吃一份芳婆乌饭团,排队正好消食”……
谈起对南京的第一印象,他总结为一个字——“杂”,完全没有六朝古都的厚重。食物也是这样,穿城而过的滚滚长江,繁盛的码头文化,南来北往的人群聚集在这里,滋生出了热闹的市井美食。比如说一碗长鱼面,来自于扬州下面的宝应县,新鲜的野生鳝鱼红炒,镬气十足,配上鳝鱼骨熬的汤,浓郁喷香;再比如说一份牛肉锅贴,可以追溯到遥远的阿拉伯——“天下回回半金陵”,位于老城南的七家湾是回民聚集区,藏着不少清真美食,金黄饱满的锅贴,咬上一口,牛鼻子里冒出的热气扑面,汁水能吃出结实的牛肉轮廓。
这些外来美食不断本地化,丰富了南京人的味觉体系,但是本地人会告诉你,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永远是鸭子,鸭子里隐藏着南京的灵魂。
据三年前的统计,南京人一年要吃掉一亿多只鸭子,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爱吃鸭子?
他们一开始没准会说“这是什么屌问题,我也不知道。”
如果你秉承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原则一探究竟的话呢?
他们会告诉你,“因为江淮地区水网密布,是鸭子的天堂,一只只小黄鸭从苏北出发,路上成长,进了金陵城正好可以宰杀;而且南京夏季酷热,为“四大火炉”之一,鸭子性凉,是消暑调理的上品。”然后顿一顿,“我把南京人的底透给你了,斩盘鸭子请我吃,软边、前脯。”
老南京吃鸭子,讲究用苏北麻鸭、品相要皮白肉红骨头绿、如果喜欢吃肉要选软边、如果喜欢吃腿就选后脯、还有一个省钱的小窍门,买鸭子的时候买小半只,骨头少。
二
来南京还一定要尝尝老师傅的手艺。苏香圆鱼馆的丁老师傅一直奋战在餐饮一线。他有一道秘而不宣的老菜——麻将灌汤豆腐,先用浓浓的土鸡汤制成鸡汤冻,然后用虾蓉包住酿进挖空的豆腐里,最后镶上茄子和青豆。吃这道菜,需要先用吸管喝滚烫的鸡汤,然后咬破豆腐,虾仁弹牙,豆腐的孔洞里吸满了汤汁,老菜里是阳光般的温暖。
老师傅们用手艺带来旧时记忆,新生代则接过了锦旗,致力于将南京菜的精髓发扬光大。
这其中的翘楚是侯新庆侯师傅,他主理的江南灶已经成为了南京美食的名片。侯师傅曾坐镇北京中国大饭店夏宫餐厅,名誉京城,如今在江南灶,他把一家五星级酒店餐厅做成了顿顿排队的盛况。
侯师傅做菜,重食材,重本味,按时令,有传承,有新意,比如一道简简单单的雪媚娘,雪媚娘的馅是小龙虾、蟹黄和小鲍鱼。入口先是惊讶,继而灿烂,然后是绵密,淡淡酒香萦绕,满是秦淮风月。
一条颐和路,半部民国史。这片南京国民政府《首都计划》中规定的高级社区里曾住着不少民国要员,如今繁华落去,留下了沿路碧绿的梧桐树与近百幢各具个性的西式建筑,而南京颐和公馆就坐落在这里。在这里,日常开放了6个民国文化展览,有民国服饰展、教育书籍展、民国建筑彩铅画展......少不了的是民国饮食展,美食中写满了民国历史。
厨师长路尧是个地道的南京人,他的愿望是传承南京民国美食文化。小到鸭血汤里加上的一勺盐水鸭的老卤,细到每道菊花豆腐都亲自下刀数百下而不用模具,细节提升了味道,民国菜风韵在他手底传承开来。
三
在南京,人们对野菜有着不一样的情感。散文家梁实秋觉得,所谓的金陵春梦,就是靠这些以前在别处很难吃到的野菜烘托的。南京的八大野菜包括菊花脑、荠菜、芦蒿、南苜蓿、马齿苋、马兰头、枸杞头和香椿头。其中最能代表这座城市的是菊花脑,学名叫“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”,名字里就带着南京。
在南京吃喝的几天,丁师傅端上过一道菊花脑蛋汤,而侯师傅则选择了新鲜的草头,与荠菜汤圆同煮,吃起来清香扑鼻。
嘈杂而厚重的外表下,野菜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底色,清淡而悠长。紫金山少了拱卫都城的压力,连心情也一并畅快起来,一片郁郁葱葱。
灵谷山房的创始人胡瑞和强薇深知这一点。他们离开了大企业,在紫金山下灵谷寺内开了茶社与素面馆。落地玻璃,朴素装饰,点缀着茂盛的鸡爪枫和法国梧桐,一碗素面,满是主人清早买的新鲜蔬菜;一壶清茶,草木芬芳,回口甘洌。
四
而到了夜幕降临时,秦淮河边华灯初上,新街口广场的孙中山像被周围的高楼光芒照得发亮,遍布全城的街边排挡从店里拉出了桌子椅子,烧烤、火锅、酸菜鱼……各式宵夜轮番上场,这其中的明星当属小龙虾。
南京人在龙虾季每天要吃掉200吨以上的小龙虾。据果壳网主笔瘦驼考据,小龙虾大约于1929年作为宠物或者饵料从国外引入,最早的登陆地点就是南京附近。南京素来有包容新移民的大度,也能每每把新移民一起同化了,小龙虾就是其中之一。
最后一餐我们定在位于江宁的Jason无界龙虾,融合中西方料理的精华,坚持选用最好的食材只做时令菜,味道惊艳。不同于南京其他龙虾馆,Jason对口味的调制,更趋向于从全世界风味里取材。《舌尖》总顾问沈爷赞过“龙虾树”,章子怡在微博晒过“龙虾花”,我们也会在Jason无界享用定制“龙虾宴”。大家喝酒吃龙虾,不亦乐乎。